教育教学|自然课堂——鸟巢“建造师”
发布日期: 2025-02-25浏览: 98

  你是否曾驻足仰望,惊叹于树枝间精巧的鸟巢?

‍  你是否好奇,这些小鸟是如何运用自然材料,搭建出坚固又温暖的家?

 ‍ 让我们一起,走进鸟类的“建筑世界”,感受大自然的奇妙与智慧!

活动背景

社会发展需求: 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,人们与自然接触的机会减少,特别是青少年群体,普遍存在“自然缺失症”,对自然缺乏了解和敬畏。

‍教育改革趋势: 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,强调实践育人,鼓励学生走出课堂,亲近自然,在实践中学习知识、提升能力。

生态保护意识提升: 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,培养公民的生态意识,特别是青少年的环保意识,成为当务之急。

‍基地优势:金色农谷基地的园区自然环境优美,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,为开展自然教育活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。

自然观察:鸟巢里的大学问

  “鸟儿为什么要筑巢?”“鸟儿喜欢什么样的巢?”“各种鸟的巢有什么特点?”课程伊始,老师抛出问题,带领学生走进鸟类的建筑世界。从遮风避雨的生存需求,到隐蔽安全的选址智慧;从喜鹊的“空中堡垒”到麻雀的“编织小窝”,学生们发现:每一处鸟巢的形状、结构与材料,都是自然法则与生命智慧的完美融合。枯枝、草茎、羽毛、泥巴……看似普通的自然之物,在鸟喙的雕琢下,竟成了最坚固的家园。  

动手实践:指尖上的自然课堂

  握紧树枝、收集落叶、揉搓草茎——林间空地成了“建筑工地”。学生们躬身寻找材料,反复调整结构:怎样固定每根树枝?怎样让巢底更稳固?怎样用草茎填补缝隙?专注的眼神、交错的双手、低声的讨论……这一刻,他们不再是旁观者,而是真正理解了“建筑师”背后的艰辛与巧思。当歪歪扭扭的“作品”逐渐成型,林间漾起欢呼:“原来搭一个不散架的鸟巢,这么难!” 

感悟分享:写给自然的承诺书

  “保护鸟类,从拒绝打扰开始!”课程尾声,学生们手持环保标语牌,化身保护自然的代言人。在这个充满生机的户外环境中,我们不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,更深刻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。通过这次生动有趣的活动,同学们在这里积极传播环保理念,鼓励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来。

  同学们的笑容和背景中的绿树成荫、湖水荡漾构成了一幅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。

  鸟巢“建筑师”课程旨在提高同学们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认识,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环保意识。它展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紧密相连的关系,以及我们共同致力于创造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愿景。

  【学生心语】

  “每个鸟巢都是鸟妈妈一嘴一嘴衔出来的家,我们不该破坏它。”

   “原来最棒的建筑师不用钢筋水泥,用的是阳光、智慧和耐心。”

   “下次遇见小鸟,我会走得更轻一点。”